蔡林彤飛 助理教授 / 教學發展中心主任
基本資訊
聯絡信箱 | tftsailin@nuu.edu.tw
聯絡電話 | 037-381601
研究空間 | C1-405
學 歷 | 國立清華大學科技管理博士
研究專長 | 科學治理、學術創業、產學合作、知識與技術移轉
期刊論文:
111 | Yuan-Chieh Chang, Tung-Fei Tsai-Lin, and Tian Liang (2022), Entrepreneurial Orientation and Knowledge Transfer Effectiveness: The Effect of Organizational Commercial Slack. Minerva, 60, pp.441–462. (SSCI) |
110 | Tung-Fei Tsai-Lin, Hui-Ru Chi*, and Yuan-Chieh Chang (2021), The Business Model and Innovation Mix in Transition: Evidence from Taiwanese Contract Manufacturers, Asia-Pacific Business Review, Accepted. (SSCI, IF2019=0.949) |
110 | 紀慧如*、邱文宏、蔡幸芳、蔡林彤飛 (2021),探討新住民女性創業模式與歷程,產業與管理論壇,202103,P40-P60 |
109 | 蔡林彤飛、紀慧如、羅天祥(2020),科學技術基本法與大學在國家創新系統的整合:以臺灣半導體技術創新活動為例,科技管理學刊,25(2),pp.1-38 |
107 | 蔡林彤飛、胡欣怡、張央儀、周瑞貞,以生活實驗室方法構築智慧服務的啟發:以客庄導入智慧觀光服務為例,科技管理學刊,2018/12,P.57-P.86 |
105 | Y.-C. Chang, P. Y. Yang, Ben R. Martin , H.-R. Chi , T.-F. Tsai-Lin (2016), "Entrepreneurial universities and research ambidexterity: A multilevel analysis," Technovation , 54(8), 7-21. (SCI, SSCI ). |
105 | 蔡林彤飛、王遠樵 (2016), 影響學術研究計畫補助通過率的體制因素: 經費治理與領域的觀點, 科技管理學刊 , 21(4), (TSSCI )。 |
103 | 張元杰、陳明惠、蔡林彤飛、黃書韋 (2014), 企業創業與市場進入策略:以F公司進入土木建築市場為例, 產業與管理論壇 , 16(1), 44-68。 (TSSCI )。 |
102 | 張元杰、高建、周雅燕、蔡林彤飛、范舜雯 (2013), 創業型大學之發展:對大學評鑑的省思, 評鑑雙月刊 , 43, 37-42。 |
102 | 張元杰、蔡林彤飛、白植維 (2013), 傳統產業與破壞式創新—以無線遙控模型產業為例, 產業與管理論壇 , 15(1), 44-64。 (TSSCI )。 |
101 | 張元杰、蔡林彤飛、邱文宏 (2012), 大學專利評價與加值策略, 管理與系統 , 19(4), 625-648。 (TSSCI )。 |
99 | 張元杰、邱文宏、蔡林彤飛 (2010), 台灣科技管理研究的回顧與展望, 科技管理學刊 , 15(4), 1-28。 (TSSCI )。 |
研討會論文:
113 | 蔡林彤飛、張予嘉,策略察覺與企業從事綠色技術創新行為之探討,2024第十五屆前瞻管理學術與產業趨勢研討會 |
113 | 蔡林彤飛、邱仲詣,由委託代理理論探討:影響綠色技術創新之市場因素,2024第十五屆前瞻管理學術與產業趨勢研討會 |
113 | 蔡林彤飛、郭美伶、鄭如婷、黃婉炘、徐聖崴,綠色創新與企業績效的關係:永續商業模式的觀點,2024第十五屆前瞻管理學術與產業趨勢研討會 |
113 | 蔡林彤飛、陳聖文、周承昱、黃評修、陳堃銘,經濟危機下人力資源對企業創新的影響,2024第十五屆前瞻管理學術與產業趨勢研討會 |
112 | 蔡林彤飛、江冠和、陳喆祥、錢季賢、邱仲詣,循環經濟下減塑行動的助力與阻力成因探討:以PEST分析為基礎,2023第十四屆前瞻管理學術與產業趨勢研討會 |
112 | 蔡林彤飛、高華優、賴禮明、吳翊汎、黃敬棠,核心僵固對研發合作績效的影響:NIH多層次的檢驗,2023第十四屆前瞻管理學術與產業趨勢研討會 |
111 | Jui-Chen Chou, Yuan-Chieh Chang, and Tung-Fei Tsai-Lin* (2022). Framing the field innovation through living labs approach and innovation ecosystem: A case in Puli Field. 18th ASIALICs Conference 2022, Hsinchu: National Tsing Hua University. |
111 | Tung-Fei Tsai Lin, Po-Hsuan Chen, Hui-Ru Chi, and Jin-You Chen (2022). Measuring the System Failures of 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: Investigation on Capability Failures and Network Failures. 18th ASIALICs Conference 2022, Hsinchu: National Tsing Hua University |
111 | 張元杰、蔡林彤飛*、王仁佑(2022),智慧公共服務形塑:場域創新與驗證-以『金門縣智慧醫養整合照護管理系統』為例,2022中華民國科技管理學會年會暨論文研討會,臺北:國立臺灣大學 |
111 | 紀慧如、蔡林彤飛*、黃詩雅(2022),探討家族企業女兒接班演化歷程,第九屆海峽兩岸科技管理學術年會,高雄:國立高雄大學。 |
111 | 蔡林彤飛、林藝庭、吳佳濃、王柔鈞、涂羽萱、顏湘芸,組織僵固對企業技術能力的影響,2022第十三屆前瞻管理學術與產業趨勢研討會 |
111 | 蔡林彤飛、蔡宜庭、林祐慈、林煜宸、林冠邑,企業內部垂直整合對技術能力的影響,2022第十三屆前瞻管理學術與產業趨勢研討會 |
111 | 蔡林彤飛、胡欣怡、 鄭詩樺,臺灣創新中介組織運作與創新能耐的衡量,2022第十三屆前瞻管理學術與產業趨勢研討會 |
111 | 蔡林彤飛、胡欣怡、林欣宜,臺灣創新中介組織技術能力發展及中介服務,2022第十三屆前瞻管理學術與產業趨勢研討會 |
111 | 蔡林彤飛、紀慧如、黃郁珊、盧沛婕、柯冠伶、湯毅昌,智慧零售人機協作之雙元創新模式,2022第十三屆前瞻管理學術與產業趨勢研討會 |
111 | 蔡林彤飛、紀慧如、林祐震,公共服務智慧化之商業模式觀點:以桃園行動申辦繳費平台為例,2022第十三屆前瞻管理學術與產業趨勢研討會 |
110 | 紀慧如、蔡林彤飛、黃渟倢、徐鈺真、林鐛渝、邱莉珊,以活動理論探討金融科技創新機制,2021年中國民國科技管理學會年會暨論文研討會 |
110 | 陳家秝、蔡林彤飛,社群軟體群組功能與社群商務行為的參與-以A團購群組為例,2021第十二屆前瞻管理學術與產業趨勢研討會 |
110 | 黃瀞葇、蔡林彤飛、紀慧如,代工製造業的創新互動行為之探討,2021第十二屆前瞻管理學術與產業趨勢研討會 |
110 | 陳家秝、蔡林彤飛,以科技接受模式探討參與社群商務之行為-以A團購群組為例,2021當代管理與創新學術研討會 |
110 | 蔡林彤飛、紀慧如、黃瀞葇,自有品牌製造業的創新互動行為之探討 。2021當代管理與創新學術研討會。 |
110 | 蔡林彤飛、曹瑀彤、葉嘉如、何敏如、陳怡嘉,技術授權的對偶績效衡量:不對稱吸收能耐的檢驗,2021第十二屆前瞻管理學術與產業趨勢研討會 |
110 | 蔡林彤飛、江佩珊、陳明惠. R&D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,Technological Capability, and Innovation Performance: Moderating Role of R&D Slack. 2021中華民國科技管理學會年會暨論文研討會。 |
110 | 張元杰、蔡林彤飛、李文馨,產品 -市場策略下的開放式創新 運作:跨組織開發流程與產品新穎性,2021中華民國科技管理學會年會暨論文研討會 |
109 | Tung-Fei Tsai-Lin; Hui-Ru Chi ,Barriers on the New Product Development and the Moderating Effect of Open Innovation,R&D Management Conference 2020 |
109 | 吳尉慈、蔡林彤飛、劉彥青,社群網路行為與商務通路結合之探討,2020中華民國科技管理學會年會暨論文研討會 |
109 | 陳俊佑、蔡林彤飛、紀慧如,國家創新系統失靈的衡量:以能力失靈與互動失靈為例,2020第十一屆前瞻管理學術與產業趨勢研討會 |
109 | 羅天祥、蔡林彤飛、紀慧如,科學技術基本法與大學在國家創新系統的整合:以臺灣半導體技術,2020第十一屆前瞻管理學術與產業趨勢研討會創新活動為例 |
109 | 藍中成、蔡林彤飛、胡欣怡,技術授權對公司創新的影響:NIH的產生或開放式創新的成功?,2020第十一屆前瞻管理學術與產業趨勢研討會 |
109 | 陳哲安、蔡林彤飛、胡欣怡,新產品開發的障礙與開放式創新的調節效果,2020第十一屆前瞻管理學術與產業趨勢研討會 |
109 | 蔡林彤飛、黃瀞葇、文郁甯、石雅慈,製造業轉型策略與企業創新活動的轉變,2020第十一屆前瞻管理學術與產業趨勢研討會 |
109 | 蔡林彤飛、林芸萍、吳宜玲、洪欣渝,群聚特徵與區域發展對產業群聚創新活動的影響:以臺灣製造業為例,2020第十一屆前瞻管理學術與產業趨勢研討會 |
109 | 蔡林彤飛、江佩珊、陳家秝、林殊慧、蘇品諼,後衰退時期產業群聚發展調查:以竹苗玻璃產業為例,2020第十一屆前瞻管理學術與產業趨勢研討會 |
108 | 蔡林彤飛、陳俊佑、藍中成、羅天祥,產官學知識三螺旋與產業創新動態 國家創新系統的觀點,2019前瞻管理學術與產業趨勢研討會 |
107 | Tsai-Lin, T.-F. and Chang Y.-Y. (2018), Framing a Smart Service with Living Labs Approach: A Case of Introducing Mobile Service within 4G for Smart Tourism in Taiwan, ICE/IEEE International Technology Management Conference, 17-20 June, Stuttgart, Germany. (Submitted) |
107 | Tsai-Lin, T.-F., Fu, J.-P., Chen, I.-C., Ng, W.-J., Liang, J.-C., and Lin, T.-W. (2018), Measuring the Barriers to Innovation of a Mature Cluster: A case of Powder Metallurgy Cluster in Taiwan, R&D Management Conference, 30 June-4 July, Politecnico di Milano, Milan, Italy. (Submitted) |
107 | 蔡林彤飛、黃巾育、劉家甫、張捷、呂銳宸,台灣製造業群聚創新活動與績效實證研究,第九屆前瞻管理與產業趨勢研討會,2018/5/19 |
107 | 蔡林彤飛、陳奕均、黃威杰、林岱緯、梁容楨,成熟產業群聚的創新障礙:苗栗粉末冶金發展調查,第九屆前瞻管理與產業趨勢研討會,2018/5/19 |
107 | 蔡林彤飛、吳尉慈、羅尹辰、黃鉦傑、林語姍,以產官學知識三螺旋探討技術專利開發合作時機,第九屆前瞻管理學術與產業趨勢研討會,2018/5/19 |
107 | Tung-Fei Tsai-Lin、Yang-Yi Chang,Framing a Smart Service with Living Labs Approach: A Case of Introducing Mobile Service within 4G for Smart Tourism in Taiwan,2018 第九屆前瞻管理學術與產業趨勢研討會,2018/5/19 |
106 | Yuan-Chieh Chang, Tung-Fei Tsai-Lin, and Tian Liang (2017, Sep).Entrepreneurial Orientation, Organization Ambidexterity, Organization Support and Performance in Entrepreneurial Universities: the Moderated-Mediator Effect. British Academy of Management 2017 Annual Conference, BAM2017,Coventry, UK. |
106 | 蔡林彤飛*、吳尉慈、羅尹辰、黃鉦傑、林語姍(2017),企業技術開發與研發合作時機:產官學知識三螺旋運作動態探討,2017中華民國科技管理學會年會暨論文研討會,台北 |
106 | 蔡林彤飛*、陳奕均、黃威杰、林岱緯、梁容禎(2017),成熟產業群聚的創新活動發展:以苗栗粉末冶金產業為例,2017中華民國科技管理學會年會暨論文研討會,台北 |
106 | 張元杰、蔡林彤飛*、滕敏君、曹湘琦(2017),技術、設計與商業模式創新之關聯性-以緯創與微星為例,2017中華民國科技管理學會年會暨論文研討會,台北 |
106 | 蔡林彤飛*、黃巾育、劉家甫、張捷、呂銳宸(2017),群聚現象、區域創新系統運作與產業績效-以台灣製造業為例,第五屆海峽兩岸科技管理學術年會暨科技管理與政策博士生論壇,廣州:華南理工大學 |
105 | Y.-C. Chang, M. Teng, T.-F. Tsai-Lin (2016), "The structural effects of technological, design, and business model innovations on firm performance: A moderated mediation analysis," R&D Management Conference , Cambridge, University of Cambridge, 3-6 July. |
105 | 蔡林彤飛、徐秀燕、陳高雋、詹瓊瑩 (2016), 區域產業聚落振興策略:路徑發展為觀點 -以苗栗粉末冶金產業為例, 2016中華民國科技管理學會年會暨論文研討會 , 臺中, 亞洲大學, 2016年11月4日。 |
104 | Chang, Y.-C., Yang, P., Tsai-Lin, T.-F. and Chi, H.-R. (2015), Developing Pasteurian Orientation for Entrepreneurial Universities: Antecedents, Mediation and Performance, Triple Helix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2015, 21-23 August, Tsinghua University, Beijing, China. |
104 | 張元杰、蔡林彤飛、盧瓊枝、鄭如辰 (2015), 銀髮族雲端健康照護之採用因素-修正科技接受模式, 中華民國科技管理學會年會暨研討會 , 新竹, 國立清華大學, 11月19-20日。 |
104 | 張元杰、賴文祥、郭庭魁、蔡林彤飛、盧詩佩 (2015), 大學商業化策略:以台灣科大與逢甲大學為例, 海峽兩岸科技管理學術年會與博士生論壇 , 新竹, 國立清華大學, 11月21日。 |
103 | T.-F. Tsai-Lin, Y.-C. Chang, and B.R. Katzy (2014), "The impact of academic patenting on publication performance: The multi-dimensional framework," STI conference , Leiden, Netherlands, Leiden University, 3-5 September. |
103 | 張元杰、高建、蔡林彤飛、陳玠宇 (2014),創業型大學的商業化策略:以國立清華大學和國立交通大學為例,2014年中華民國科技管理學會年會暨論文研討會,12月11-12日,中華大學,新竹。(陳玠宇同學榮獲2014年中華民國科技管理學會科技管理碩士論文獎優等獎) |
103 | 張元杰、高建、蔡林彤飛、曾怡寧 (2014),後科技基本法大學專利活動對學術發表之影響-國立清華大學為例,第四屆兩岸清華研究生論壇,3月28-29日,國立清華大學,新竹。(榮獲論文優選獎) |
101 | Chang, Y.-C., Yang, P. and Tsai-Lin, T.-F. (2012), The determinants of Faculty’s involvement toward Pasteurian orientation in entrepreneurial universities, IAMOT 2012, 18-22 March, National Tsing Hua University, Hsinchu, Taiwan. |
101 | 張元杰、周雅燕、蔡林彤飛、范舜雯 (2012),發展創業型大學:以遠東科技大學為例,2012年中華民國科技管理學會年會暨論文研討會,11月30日-12月1日,元智大學,桃園。 |
101 | 張元杰、蔡林彤飛、黃書韋 (2012),開放式創新與公司創業:以碳纖維複合材料為例,2012年中華民國科技管理學會年會暨論文研討會,11月30日-12月1日,元智大學,桃園。(黃書韋同學榮獲2012年中華民國科技管理學會科技管理碩士論文獎佳作獎) |
100 | Chang, Y.-C., Yang, P., Chi, H.-R. and Tsai-Lin, T.-F. (2011), Entrepreneurial universities and organizational ambidexterity, Academy of Management Meeting 2011, 12-16 August, San Antonio, Texas. |
100 | Chang, Y.-C. and Tsai-Lin, T.-F. (2011), Encouraging academic commercializ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: Lessons learned from U-spin Program, National Tsing Hua University, Roundtable on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(REE) Asia, 12-14 Jan.,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, Taipei, Taiwan (R.O.C.). |
100 | 張元杰、羅淵、蔡林彤飛、白植維 (2011),破壞式創新在傳統產業高值化之應用—以遙控模型產業為例,2011年科技政策與創新前瞻研討會,6月7日,國立台灣大學,台北。 |
99 | Chang, Y.-C., Yang, P. and Tsai-Lin, T.-F. (2010), The impacts of academic patenting on paper publication: A quantity-quality examination, PICMET 2010 Conference, 18-22 July, Phuket, Thailand. |
99 | 張元杰、邱文宏、蔡林彤飛 (2010),台灣科技管理研究的回顧與展望,2010年中華民國科技管理學會年會暨論文研討會,12月10-11日,國立清華大學/國立交通大學,新竹。 |
98 | 張元杰、蔡林彤飛 (2009),專利評價與分群策略,2009年中華民國科技管理學會年會暨論文研討會,12月11-12日,大同大學,台北。(榮獲2009年中華民國科技管理學會科技管理碩士論文獎佳作獎) |
97 | 張元杰、蔡林彤飛 (2008),專利評價與加值應用,2008年科技政策與創新前瞻研討會,7月1日,國立清華大學,新竹。 |
國科會計劃:
111/08/01~112/07/31 | 主持人 | 診查企業吸收能耐在個人層次的作用機制:以研發合作為例 |
109/08/01~110/07/31 | 主持人 | 再探企業外部技術授權的挑戰:轉入型開放式創新失敗或成功 |
107/08/01~108/07/31 | 主持人 | 群聚現象、區域創新系統與創新績效:產業群聚吸收能耐觀點 |
106/08/01~107/03/31 | 共同主持人 | 粉末冶金產業聚落鏈結與人才推升計畫 |
106/06/01~107/05/31 | 共同主持人 | 國家創新系統的演進(1987~2016):臺灣與越南的比較研究(MOST 106-2420-H-007-017-) |
106/03/01~107/07/31 | 主持人 | 產官學知識三螺旋系統績效衡量:吸收能耐觀點 |
國科會大專生研究計畫:
113/07/01~114/02/28 | 綠色吸收能耐與綠色創新力(林妙靜) |
112/07/01~113/02/28 | 經濟危機下人力資源調整對企業創新的影響(鄭如婷) |
112/07/01~113/02/28 | 綠色技術創新與企業競爭力的關係:永續商業模式的觀點(陳聖文) |
111/07/01~112/02/28 | 核心僵固對研發合作績效的影響:NIH多層次的檢驗(高華優) |
110/07/01~111/02/28 | 智慧零售人機協作之雙元創新模式(盧沛婕) |
109/07/01~110/02/28 | 臺灣創新中介組織調查:能力發展與創新中介活動的衡量(鄭詩樺) |
108/07/01~109/02/28 | 製造業轉型策略與企業創新活動的轉變(黃瀞葇) |
108/07/01~109/02/28 | 群聚特徵與區域發展對產業群聚創新活動的影響:以臺灣製造業為例(陳奐雯) |
107/07/01~108/02/28 | 產官學知識三螺旋與產業創新動態:國家創新系統的觀點(陳俊佑) |
106/07/01~107/02/28 | 成熟產業群聚創新活動發展調查:以苗栗粉末冶金產業為例(陳奕均) |
106/07/01~107/02/28 | 企業技術開發與研發合作時機:產官學知識三螺旋運作動態探討(吳尉慈) |
產學合作計畫:
110/09/01~110/12/31 | 歐洲創新產業國際合作策略研析-永續環境領域-綠能系統與環境科技與國家創新能耐與創新系統研究方法/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 |
109/09/01~109/12/31 | 區域產業整合型研究/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 |
109/09/01~109/12/31 | 產業樣本開發檢驗分析/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 |
106/09/01~107/02/20 | 粉末冶金產業研發活動調查與生態系發展可能性評估/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 |
106/10/01~106/12/29 | 苗栗陶瓷產業創新活動調查暨智慧觀光發展評估/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 |
106/04/01~106/11/30 | 客庄4G應用服務場域實證分析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/ |
學生專題與論文指導:
112 | 碩士論文 | 策略察覺與企業從事綠色技術創新行為之探討 | 張予嘉 |
112 | 碩士論文 | 由委託代理理論探討:影響綠色技術創新之市場因素 | 邱仲詣 |
112 | 學士專題 | 綠色創新與企業績效的關係:永續商業模式的觀點 | 黃評修、陳聖文、周承昱、陳堃銘 |
112 | 學士專題 | 經濟危機下人力資源調整對企業創新的影響 | 郭美伶、黃婉炘、鄭如婷、徐聖崴 |
111 | 學士專題 | 循環經濟下減塑行動的助力與阻力成因探討:以PEST分析為基礎 | 江冠和、邱仲詣、錢季賢、陳喆祥 |
111 | 學士專題 | 核心僵固對研發合作績效的影響:NIH多層次的檢驗 | 賴禮明、吳翊汎、高華優、黃敬棠 |
110 | 碩士論文 | 探討家族企業女兒接班演化歷程 | 黃詩雅 |
110 | 碩士論文 | 區域創新系統知識作用調查:以新竹科學園區及週邊地域為例 | 林欣宜 |
110 | 碩士論文 | 臺灣公共研究機構運作調查:科技政策補助與創新績效之關係 | 鄭詩樺 |
110 | 碩士論文 | 公共服務智慧化之商業模式觀點─以桃園行動申辦繳費平台為例 | 林祐震 |
110 | 學士專題 | 以活動理論探討金融科技創新機制 | 黃渟倢、林鐛渝、徐鈺眞、邱莉珊 |
110 | 學士專題 | 智慧零售與人機協作模式 | 黃郁珊、盧沛婕、湯毅昌、柯冠伶 |
110 | 學士專題 | 組織僵固對企業技術創新的影響 | 王柔鈞、林藝庭、吳佳濃、涂羽萱、顏湘芸 |
110 | 學士專題 | 垂直整合策略與企業技術創新的連動性探討 | 蔡宜庭、林冠邑、林煜宸、林祐慈 |
109 | 碩士論文 | 社群軟體群組功能與社群商務行為的參與-以A團購群組為例 | 陳家秝 |
109 | 碩士論文 | 組織創新在不同製造業模式創新互動的作用探討 | 黃瀞葇 |
109 | 學士專題 | 臺灣創新中介組織調查:能力發展與創新中介活動的衡量 | 鄭詩樺、林欣宜、簡榆萱、易夢琪 |
109 | 學士專題 | 技術授權的對偶績效衡量:不對稱吸收能耐的檢驗 | 何敏如、曹瑀彤、陳怡嘉、葉嘉如 |
108 | 碩士論文 | 新產品開發的障礙與開放式創新的調節效果 | 陳哲安 |
108 | 碩士論文 | 國家創新系統失靈的衡量:以能力失靈與互動失靈為例 | 陳俊佑 |
108 | 碩士論文 | 科學技術基本法與大學在國家創新系統的角色轉換:以臺灣高科技產業為例 | 羅天祥 |
108 | 碩士論文 | 技術授權對企業創新的影響:NIH的產生或開放式創新的成功? | 藍中成 |
108 | 學士專題 | 後衰退時期產業群聚發展調查:以竹苗玻璃產業為例 | 江佩珊、陳家秝、林殊慧、蘇品諼 |
108 | 學士專題 | 群聚特徵與區域發展對產業群聚創新活動的影響:以臺灣製造業為例 | 陳奐雯、林芸萍、吳宜玲、洪欣渝 |
108 | 學士專題 | 製造業轉型策略與企業創新活動的轉變 | 黃瀞葇、文郁甯、石雅慈 |
107 | 學士專題 | 產官學知識三螺旋與產業創新動態:國家創新系統的觀點 | 藍中成、羅天祥、陳俊佑 |
107 | 學士專題 | 技術創新與企業成長:策略、障礙與開放式創新 | 陳哲安、陳柏諺、林子揚、邱敏清 |
106 | 碩士論文 | 以生活實驗室方法建築使用者導向之開放式創新-以客庄導入智慧服務為例。 | 張央儀 |
106 | 德國馬德堡大學交換生 | SOFC專利分析 | Vanessa Knapp |
106 | 學士專題 | 成熟產業群聚之區域系統發展調查:以苗栗粉末冶金產業為例 | 林岱緯、陳奕均、黃威杰、梁容禎 |
106 | 學士專題 | 群聚現象,區域創新系統運作與產業績效-以台灣製造業為例 | 黃巾育、呂銳宸、劉家甫、張捷 |
106 | 學士專題 | 企業技術開發與研發合作時機:產官學知識三螺旋運作動態探討 | 黃鉦傑、林語姍、羅尹辰、吳尉慈 |
105 | 日本宇部交換生 | How does the marketing innovation contribute to business performance? The case of Japan | Yuki Watanabe |
105 | 日本宇部交換生 | How does the product innovation and process innovation contribute to business performance? The case of Japan | Satoko Kuroki |
105 | 日本宇部交換生 | How does the marketing innovation contribute to business performance? The case of Japan | Yuki Watanabe |
分享